环保行业受政策、法规及监管的驱动,在环境诉求加强的情况下,尤其是进入“十三五”时期,国内环保市场已呈现出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趋势。而环境监测行业作为环保产业中的重点,更是发展迅速。环境监测是指通过对各项指标的监测,来知晓现阶段环境质量水平以及环境受污染的程度,目的是掌握环境总体趋势以及各个阶段的变化情况,以便有关部门更顺利的进行环境管理,进而为保护环境以及环境污染预防提供科学的依据。
驱动我国环境监测行业发展的因素
目前,我国环境监测行业具有成长性高,政策支持力度大,市场增量空间大,技术壁垒偏高,行业集中度较高的特点。“十二五”期间,得益于国家对环境治理的重视度不断提高,环境监测行业迅速发展。
2011年9月发布的《国家环境监测“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完善环境监测法规制度和体制机制,强化监测基础能力,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环境监测技术体系,提高环境监测公共服务水平”。这标志着我国环境监测体系建设的序幕的拉开。
2015年2月,环境保护部发布《关于推进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指导意见》,提出全面放开服务性监测市场,有序放开公益性、监督性监测领域。随后,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催生了巨大的市场,成为环境监测行业公认的利好消息。同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方案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建立全国统一的实时在线环境监控系统,实现生态环境质量、重大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监控全覆盖。
2015年底,财政部和环保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支持环境监测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了财政支持监测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支持建成国家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监测直管网,积极推动地方环境监测体制改革,全面落实企业污染源监测的主体责任,大力推进环境监测市场化改革。
充足的经费保障也是环境监测工作正常有效开展的重要基础,《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提出,完善与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财政保障机制,根据生态环境监测事权,将所需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重点保障。《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对我国环境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具体行为以及相应处罚进行了详细规定。另外,《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等一系列措施也进入征求意见阶段。我国的环境监测市场将逐步告别政府“垄断”,向“社会化”、“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同时,也有一些社会因素促进了我国环境监测仪器行业的发展。近年来,环境污染愈加严重,污染事件频频报道,新闻舆论对环境问题的监督力量显著增强,社会环境监测力量发展迅速。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的市场初步成型,一些省市纷纷出台了关于政府购买监测服务和社会检测机构管理的指导意见或地方性法规,一些地方的社会环境监测机构已经在环评现状监测、企业自行监测、自动监测设备运行维护等领域承担了部分监测任务,如东莞市启动社会化试点,每年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依据综合评分排名确定一定数量社会检测机构进入政府采购服务库;北京市环境保护局对申请单位进行环境检测机构能力审查,并认定首批3家环境检测企业;山东省探索实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的“转让--经营”模式运营等。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当前环境监测能力与环境管理需求的矛盾。
随着国家对环境监测行业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投入,新闻舆论以及人们对环境监测行业的关注不断加大,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环境监测手段由以前的单一分析逐步发展为物理监测、生物监测及卫星遥感监测等多种监测手段并用,弥补了单一手段监测的局限性;环境监测由原来的间断性监测发展为现在的全自动监测,需要监测的污染因子也由原来的几十种到现在的百余种;监测标准不断完善,国产监测仪器的先进性不断提高。
环境监测仪器仪表的国内市场
环境监测作为环保产业的一个分支,有近千亿元的市场潜力。环境监测产业链主要分为上游硬件、软件、检测试剂;中游监测仪器、监测系统以及下游仪器维护、设备运营。而随着有关环境监测服务社会化政策的出台,环境监测市场将逐步向社会开放,行业公司将由监测设备销售向提供环境监测服务转型。
2012年环保部颁布新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其中新增了PM2.5和臭氧两项监测指标,至此空气监测指标增加到6项。这一方案提出了2015年年底全国建成1326个监测点,而这些监测点主要覆盖在381个地级市。相较于国际目标,各省份对环境监测站点的建设目标大大高于环保部规划。
北京在今年提出将在现有环境空气监测网络基础上,建设四个子网络、一个移动系统组成的“4 1”多功能大气环境质量监测网络体系,预计今年北京市空气监测站点将增加约一倍,达到60-70个。
除北京外,广州也在今年1月出新增15个空气质量监测站点,另外,佛山、绍兴等城市也在今年年初相继提出增加城市内空气监测站点的数目。因此未来两年空气监测站点的数目可能会有2倍左右的提升。
2011年底发布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现有电厂从2014年7月1日起执行更严格的排放标准,其中脱硫改造起步早,基本已完成改造并配备相应的监测设备。继电力行业之后,钢铁、水泥行业逐渐成为大气防治的重点领域,2011-2012年间环保部发布了《钢铁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水泥行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水泥行业排放标准》等相关法律法规,提出钢铁企业应安装COD、SO2、重金属等主要污染物在线监测装置,并大幅降低了水泥行业SO2和NOx的排放限值。
水质监测相较于大气监测起步稍晚,但近年来发展迅速,特别是2015年4月出台的水十条,给水质监测市场带来了强大发展动力。
各省市已公布的水十条中,北京市与江苏省等要求在2016年底前,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而其它省市要求在2017年前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安装自动在线监控装置,相对较晚的天津市,力争到2020年底前,覆盖全市废水排放总量95%的企业全部安装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
在地表水水质监测方面,各地水十条也有明确目标,大部分省市要求在2017年,饮用水水源水质优良比例保持100%,每季度向社会公开水质监测数据;地表水环境水质优良达80%以上;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地表水水质监测市场也将火爆。
环境监测的未来发展
“十二五”期间,环境监测行业成为环保产业中发展的重点,政府打造了以空气环境监测,水质监测,污染源监测为主体的国家环境监测网络,形成了我国环境监测的基本框架。“十三五”规划中明确“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表明国家对于环境监测行业的要求已经从“十一五”的监测网络搭建阶段,“十二五”的“以污染源监测为主”的阶段转向“以环境质量监测为主”的阶段,我国环境监测行业正在迎来以环境质量监测为主的里程碑发展机遇。预计“十三五”期间环境监测设备销售将达760亿元以上行业增速对比“十二五”大约在25%左右,市场空间超过1000亿元。
来源:中国节能产业网